混泥土施工浇筑时,注意以下几个方面,可有效避免气泡产生:
1、根据现场情况、施工规范选择振捣范围合适的振捣器。
2、振捣规范: 振捣棒插入混凝土时速度要快,而拔出时要慢,以此来减少空隙的存在。
3、振捣频率:振捣棒插入每处混凝土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,维持在30秒左右,直至混凝土不在冒泡,证明空气已排除,才可换下一个区域振捣。
4、振捣深度:棒插入混凝土深度约为10cm左右,不得小于5cm,根据现场情况具体调整。
5、振捣间距: 应控制在30-50cm,过大或过小,可能造成振捣不充分。
6、混泥土塌落度:控制在180-200。
7、混凝土硬化拆模后,有少量混凝土粘连、有少量气泡都属于正常现象,需进行抹灰找平。
此外,混凝土配合比、混凝土硬化时间、成型面的坡度、构件的长度、深度、厚度等皆可成为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。所以,现浇混凝土工程出现气泡时,可逐项进行分析排除,找到问题所在,及时处理并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。